close

孕前?懷孕?孕後,

女人最害怕的除了關於小孩就是身材走樣!!


我一直認為自己很幸運沒有長肉肉!沒有身材變形!

自從身邊的人有天跟我說?

妳怎麼駝背這麼嚴重!不好看耶!!

才發現我的身體已經習慣駝背了??

於是我趕快求助於《維娜斯推推脂塑身衣》
















第一次預約試穿到門市量尺寸時?

才發現原本我要的更多更多!!


預約試穿網址:http://goo.gl/41NEQT

除了駝背骨盆也因為懷孕睡姿歪了一邊(沒說沒發現!一說了?我一看!哇!也太明顯!)

脊椎也歪了!順帶還告訴他們我想要屁股挺一點大腿瘦一點(懷孕變胖了)!

還有媽媽們最在乎的餵奶胸部不要變布袋!!!

女人真的好???累啊!


好險這些通通都可以靠塑身衣救救我。

她們很細心的量了所有細微尺寸(說了有40個數字了不誇張!),

還一個一個步驟的教我穿對塑身衣跟怎麼找回沒有因為懷孕挺出來的肚子?

訂做完成後。開始了我的塑身衣之路。
















我選了黑色長褲型~~

就算露出來也可以是內搭的感覺!一點都不害羞!

穿後的感覺就是?原來沒什麼負擔感呀?

只會吃比較少(女人最想要的),

過年時不怕大吃大喝!因為妳很快就感覺塞不下了,

走在路上整個人就是曲線感加抬頭挺胸


繼續努力!

我要把肉肉都推到最完美的地方!

就算纖細也要是漂亮有線條


產後恢復身材的黃金方程式:控制飲食+運動+塑身衣

(運動的妳塑身衣可以助你雕塑身型,不運動的妳更需要它,讓維娜斯無時無刻幫妳推推脂)

身材的救星!必學的靜悄悄享「瘦」法!


●產後身材的恢復

(產後的身材恢復不易,加上帶孩子、睡眠不足,更抽不出空閒去運動)

●瘦身這回事,運動優先搭配飲食

(在家有空可以做些伸展運動,並平常均衡的飲食)

●靜悄悄的瘦身法

(光運動也不夠,產後媽咪最怕的就是擔心肉鬆不緊實!因此需要塑身衣輔佐。隨時穿在身上零負擔,舒適又透氣,就連帶小孩也能穿著,讓妳邊享受邊瘦)

介紹產品特點:3道豐胸、6道塑腰、3道提臀

a.柔和、透氣、排汗,24小時穿著也像第二層皮膚般舒適。

b.會呼吸的輕磅塑身衣,每一根超細纖維如蠶絲一樣強韌抗磨,同時還兼具防水透氣﹑排汗性超佳!

c.「全拉提3D定型布」(ShapeHold):具有固定肉肉及止滑效果,包覆性更好!獨家空氣層設計,可解決穿著時的滑動現象,並有效重塑多指肪部位並定型,又能兼具舒適感。


●探索自己的身體,回歸自然的擁有

(買再多美麗的衣服,倒不如買一件適合的塑身衣雕塑自己的身形,當體態勻稱了,再多美麗的衣服也都穿得下了,因此塑身衣對媽咪來說,絕對日常生活必備的救星,靜悄悄的瘦,讓妳靜悄悄的變美麗)

以上說了一堆,在這裡也介紹一本幫助我改變養生觀念最有效果的好書 初學中醫藥的18堂課:







↑ 初學中醫藥的18堂課用起來真的很威...!

初學中醫藥的18堂課網址: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4130394043&RID=C9483369-u2874586324-v251444&lid=book_class_sec_se&actid=WISE















  • 《初學中醫藥的18堂課》






    國華博士親授,從理論到實用的18堂課。

    囊括各類學說、豐富案例、藥方論析。

    深入淺出,帶領初學者進入中醫藥殿堂。






    本書收錄中醫藥入門的基礎理論與實際運用的藥方,透過作者多年所學經驗與教學精華,將繁雜的中醫理論與運用變成簡單明瞭的十八堂課,提供讀者進入中醫藥殿堂的入門捷徑。



    為了讓初學者能夠輕鬆進入中醫藥的世界,作者特別依照大學每學期18週,每週一堂課的模式,將本書分為18個章節,由淺至深,從基礎理論、各門學說開始,讓你了解中醫藥的「故事」,並搭配林國華博士自創口訣,幫助讀者快速記憶中醫裡的常用藥方,更收錄人體經絡的詳盡解析,讓你一次掌握針灸、推拿及刮痧的技巧與原理。



    本書特色



    ◆十八堂課,輕鬆學習中醫藥入門

    內容將中醫藥入門分為十八堂課程,跟隨林博士的腳步,輕鬆學習中醫藥入門。



    ◆林博士獨創五行生剋圖,簡單掌握五行學說

    透過林博士多年研究,獨創研發的五行生剋關係圖,帶你了解五行生剋的奧妙,陰陽虛寒的變化。



    ◆收錄林博士譯文與自創記憶口訣

    收錄林博士自創口訣精華,提供讀者簡單背誦,快速了解經絡、穴位,輕鬆學習中醫藥的重要環節。











    初學中醫藥的18堂課-目錄導覽說明








    • 002緣起



      007第一堂課-中醫的理法方藥



      009第二堂課-中醫的基礎知識



      013第三堂課-陰陽學說

      014(壹)、陰陽學說的概念

      014(貳)、陰陽學說的五大基本內容

      016(参)、調整陰陽是中醫治病總綱

      017(肆)、陰陽失調就是偏盛或偏衰



      019第四堂課:五行學說

      020(壹)、中醫的五行生剋治病論

      021(貳)、五行與難經藏象系統歸類表

      023(參)、五行生剋關係模式圖

      024(肆)、五行學說在中醫學的應用



      027第五堂課:藏象(臟腑)學說



      031第六堂課:經絡學說



      037第七堂課:氣血津液學說



      043第八堂課:病因病機學說



      047第九堂課:中藥概論



      053第十堂課:中藥總藥訣

      054(壹)、作者中藥總藥訣

      058(貳)、作者士臨床用藥精華錄

      060(參)、中藥的四大治療作用



      065第十一堂課:中醫精髓錄

      066(壹)、八綱辨證與治病八法

      067(貳)、漫談證型:以虛證舉例說明

      068(參)、中醫百病臨床辨證



      071第十二堂課:中醫診斷方式

      072以診所側記舉例說明



      075第十三堂課:方劑的組成

      076以四君子湯為例說明方劑的組成原則



      079第十四堂課:中醫方劑的運用

      080(壹)、古方今談一:六味地黃丸

      082(貳)、古方今談二:蔘苓白朮散

      083(參)、古方今用一:健胸豐乳有秘方

      084(肆)、古方今用二:減肥消脂有秘方



      087第十五堂課:傳統草藥療法

      088(壹)、免疫健康茶既保健又防病

      088(貳)、男子白濁女子白帶草藥方

      089(參)、中草藥可根治攝護腺肥大症

      090(肆)、中草藥治肺癌有奇效



      092第十六堂課:經絡醫學

      094(壹)、十二正經

      125(貳)、奇經八脈



      131第十七堂課:經絡醫學的應用

      132(壹)、神奇的無痛刮痧治病術

      137(貳)、飛經走穴拔罐法

      139(參)、全身按摩技巧彙編



      141第十八堂課:中醫藥驗方集錦

      142台灣首府大學?中醫藥概論期末報告



      151附錄-林國華博士針灸專業特別介紹

      157特別附錄-林國華博士專業論文精選

      157論文一:腹針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療效對比研究

      165論文二:玉能量結合精油開經點穴保健手法



















    台灣地區的「中醫藥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因為全世界都在研究中醫及中草藥。西醫的發源地-歐美各國興起學習中醫針灸,世界衛生組織WHO並肯定針灸治療42種病症,優於用藥。目前台灣地區的各大醫院都已經成立中醫門診部,各大學院校也開設與中醫藥相關的通識課程,可見研習中醫藥的風尚已成為新潮流。



    我個人基於三十年來與中醫中藥的結緣,在海峽兩岸研習中醫、中藥、針灸及推拿,將經驗彙整成結晶,並因緣際會走上中醫藥教學這條路,於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中藥炮製與氣功推拿)、佛光大學(中醫養生學、中醫辨證學、中醫治療學、中醫美容學、中醫推拿學、經絡治療學、經絡美容學及針灸推拿學)、台灣首府大學(中醫藥概論、傳統療法概論、醫學概論、健康與疾病、經絡養生、生理學、健康休閒導論、溫泉與水療、營養與美容、芳療理論與實務...等),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氣功養生),萬能科技大學(推拿整復學)及花蓮慈濟技術學院(輔助與另類醫學)等等大學院校任教;也應邀到公家機關、民間社團進行中醫藥專題演講,並在相關的企業擔任中醫中藥方面的專業培訓講師。另外,也在網路上開設部落格【中醫藥教學在台灣】,點閱人數高達數十多萬人,並有數百人回應。



    很多從事西醫藥工作的朋友告訴我:「林老師,其實我們很想瞭解中醫藥,也相信中醫真的博大精深。聽說「陰陽學說」是中醫的核心,也是中醫的入門,但是每次拿起中醫藥的書籍,看到「黃帝內經」例如:《素問?六微旨大論》曰:夫物之生從於化,物之極由乎變...或《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寒極生熱,熱極生寒;《靈樞?陰陽繫日月》曰:陰陽者,有名無形......本來偶有失眠的情形,但每次堅持不到兩頁就睡著了。」其實,學中醫應從中醫基礎理論著手,而不是從黃帝內經入門,例如:中西醫學都以人體的「五臟六腑」為核心,中醫以五臟為陰、六腑為陽,用陰陽學說來說明人體內部的對立與統一關係,並將「五臟六腑」入五行,用五行學說來說明人體內部的聯繫關係。



    台灣因為以考試領導教學,中醫檢考不考中醫基礎理論,卻考斷章取義的「內經知要」,內容全都是醫古文,因此扭曲了學習中醫的路徑。



    任何一門學問,都是「知識」加上學習者的「思維」。中醫藥雖然博大精深,但是也有學習捷徑,俗話說得好:讀千本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又不如名師開悟。我願把畢生所學與體會,透過著作與實地十八週, 每週一堂課。這是寫給選修「中醫藥概論」的學生,以及有意自學中醫藥者研讀的一本好書,它是引導讀者走入中醫藥堂奧的入門捷徑。

















    02中醫的基礎知識
    中醫學理論體系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所以又稱為實踐醫學,它是在樸素的唯物論和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逐步形成的,這一獨特的理論體系有兩個基本特點:
    <壹>整體觀念:
    整體就是統一性和完整性。
    中醫學非常重視人體本身的統一性、完整性,以及其與自然界的相互關係。它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構成人體的各體組成部分之間,在結構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協調、相互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響著的。同時認為人體與自然環境有密切關係,人類適應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鬥爭中,維持著機體的正常生命活動。這種內外環境的統一性、機體自身整體性的思想,稱之為整體觀念。
    整體性的觀念有兩大核心:
    一、陰陽互為根本,互相約制,相輔相成。
    二、五行木、火、土、金、水之相生相剋。
    <貳>辨證論治:
    辨證論治是中醫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
    「證」是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它反映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病理變化的本質。所謂「辨證」,就是辨別證型,將四診(望、聞、問、切)所收集的資料,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係,然後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
    例如:
    一、八綱辨證:
    陰、陽、表、裏、寒、熱、虛、實等八大證型。
    二、臟腑辨證:
    辨清病是在臟→肝、心(心包)脾、肺、腎;
    或在腑→膽、小腸、三焦、胃、大腸、膀胱。
    還有:經絡辨證、三焦辨證、氣血津精辨證等。
    「論治」又稱施治,它是根據辨證的結果,來確立相應的治療方法。辨證是決定治療方法的前提和依據,論治是治療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例如針對八綱辨證而有汗、吐、下、和、溫、清、補、瀉的治病八大法,方從法出,治法是根據中醫理論來組藥成方,因此理法方藥環環相扣。
    06經絡學說
    經絡學說是研究經絡系統的學說,研究經絡治病的醫學就稱之為「經絡醫學」,它是中醫學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經絡」是經脈與絡脈的總稱,而「經脈」包括十二正經與奇經八脈,是縱行的幹線,其中十二經脈包括:附屬於十二經脈的十二經別、十二經筋與十二皮部;「絡脈」是從正經的絡穴出,連接縱行經脈的橫向支脈,共有十五絡脈,即自十二經及任督二脈各自出一絡,加上脾之大絡,共十五條絡脈,主要作用是加強表裡經之間的體表聯繫。
    絡脈遍布全身,與十二皮部,同負表皮營衛的責任,可能與解剖學中血管淋巴等組織相呼應。十五絡脈外還有分支,即浮絡、孫絡等。
    經絡醫學是中醫的最大特色,它將臟腑學說與經絡學說結合,學醫如果不懂臟腑經絡,開口動手皆錯。
    <壹>十二經脈:
    十二經脈即肺、大腸、胃、脾、心、小腸、膀胱、腎、心包、三焦、膽、肝十二條經脈。
    一、十二經脈的組成原理:
    十二經脈各有左右對稱的兩條經脈,它的命名是以經脈所聯屬臟腑的名稱,和循行的主要部位而定,具體以下列原則:
    (一)先分手足
    (二)次分陰陽
    (三)再分臟腑。
    例如連屬肺臟就稱肺經,循行於上肢手部稱手經、循行於下肢足部稱足經。與臟相連行於內側為陰經,與腑相連行於外側者為陽經,因此十二經脈的組成公式為:
    手或足+陰或陽+臟或腑=經脈。
    二、十二經脈的循行規律:
    十二經脈的循行有一定的規律,分成三階段:
    (一)一陰一陽一陽一陰(先由胸走到手)
    (二)一陰一陽一陽一陰(再由手走到頭)
    (三)一陰一陽一陽一陰(再從頭走到足)
    →再由足走回胸腹。即:
    (一)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
    (二)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
    (三)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
    林博士口訣:
    肺大胃脾→心小膀腎→包焦膽肝。
    <貳>奇經八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18開17*23cm
    頁數:176


    出版地:台灣




















    • 作者:林國華

      追蹤











    • 出版社:橘子

      出版社追蹤

      功能說明





    • 出版日:2015/7/9








    • ISBN:9789863640677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67FDC2A00E50499D
arrow
arrow

    wbhix594i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